-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单霁翔:大运河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解说】6月16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博物馆长齐聚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支招古老遗产的现代传承。 【解说】从
【解说】6月16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博物馆长齐聚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支招古老遗产的现代传承。
【解说】从空中俯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整体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风帆元素,“驻扎”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历经千年,大运河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如今的大运河保护是个庞大的、涉及“千丝万缕”的系统,“文保”的对象不只是静态的文物,不仅是保护这条河流,而是从古至今的完整链条。
【同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 单霁翔
扬州是大运河上重要的一个(座)城市,它有独特的大运河文化资源,设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们把这种线型(分布)的遗产整体保护了,凝练了沿途35座城市的集体智慧,而形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解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拥有公园般美丽的博物馆环境,新唐风格调的博物馆建筑,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博物馆展览,彰显着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当代形象。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 张锦秋
扬州是和大运河同生共长的,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扬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它具有标志性、象征性,应该反映扬州的文化特色。
【解说】镜头前,张锦秋对该馆的观赏角度进行了分享。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 张锦秋
(实景)比我们在图纸上想象得还要美,我们作为设计人,今天来了也很高兴。(从)三湾公园的四面八方(来看),都是欣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很好的位置,你都能找到拍照的地方。其中大运塔是这个博物馆一个最大的亮点,在屋顶花园里看,在地面上看,大运塔都是那么挺拔俊秀,我们这是钢和玻璃做的,充满了现代感,它又能带你到八九十米的高度上,去俯视这个三湾(公园)。它不是某一个点最好,好点多得不得了。
【解说】张锦秋认为,大运河博物馆应该成为中国大运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作为具有保护、展陈、研究、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的“巨大容器”,充分彰显新时代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静态的陈设,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活态的过程。
记者 葛勇 江苏扬州报道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623/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