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焦点面对面丨什么是文化遗产的尊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应妮 李京泽 为什么他穿着布鞋,从走遍故宫,到行走中国?为什么他说自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推广人?为什么他说文化遗产是有尊严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
作者:应妮 李京泽
为什么他穿着布鞋,从走遍故宫,到行走中国?为什么他说自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推广人?为什么他说文化遗产是有尊严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和大家分享他在行走中的所思、所感、所悟。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现在很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故宫的看门人,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推广人,这一静一动的转变,对您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单霁翔:我在故宫当了七年多的院长,我从来没静过。在故宫里面每天忙碌着、行走着、观察着,每天也要解决一些问题。退休以后时间比较多了,我就写一些书、做一些报告,同时参加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遗产传播的节目。总的来说,想让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文化遗产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
在文化传播方面,很多是关起门来专业机构的同仁来研讨。但是,你们在研讨什么?在推广什么?在实现什么?社会公众一般不知道。我发现做一档节目,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一推出就是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的观众,他们通过节目能够轻松地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我想有机会参与这样的节目,能有更通俗的语言和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来交流。
现在通过《万里走单骑》这档节目我有机会和当地基层甚至世代看护遗产的普通人,与文化遗产有深厚感情的民众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非常感动于接触到的最基层文物工作者,他们的情怀和奉献,以及为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努力,这样的交流是我最难忘的。比如像武当山三代文物工作者,从爷爷1961年被调到武当山文管所,到他父亲,到他这一代,三代文物工作者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一直守护着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世界遗产。
中新社记者: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5处,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由此亦可见中华文明对全人类的贡献以及得到的认可。您如何看待和评价这样一种认可?
单霁翔:中国是全世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和意大利并列第一都是55项。我们并不是看重数量最多,关键是在这一过程中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比如万里长城,过去不是一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八达岭这些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后陆续公布一些点段,始终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线性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中国政府把长城作为整个项目申报,一个跨越十几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万里长城变成了一项世界遗产,非常令人震撼。这就表明我们对遗产保护的认识在强化。
比如过去泰山,我们保护摩崖石刻,今天我们说泰山和背后的山体是不可分割的,摩崖石刻的内容和整个泰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政府把整个泰山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创造的项目申报,世界遗产(之前)没有这样的项目。当时只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类,泰山作为 双遗产成功了,世界遗产才开始有了第三类,以后中国泰山、庐山、青城山、峨眉山、五台山、武夷山、嵩山、黄山这些大山才进入了世界遗产。这就完全改变我们过去保护的格局,也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文物保护的认识。
资料图:泰山岱顶,鸟瞰碧霞祠全景。安哥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中新社记者:您常常说,无论文物还是文化遗产都是有尊严的。您所说的“尊严”的含义是什么?
单霁翔:这些世界遗产历史悠久,有的甚至是旧石器时代的遗产,良渚遗产已经5300年。我一直认为它们是有生命历程的,不但有过去辉煌的历史,也应该在今天健康地走向未来。
有生命的历程,我们就叫它有尊严。我认为,我们的工作就要使文化遗产拥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才能惠及更多的民众。人们知道这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才会倾心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大家都来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更拥有尊严,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否则,人们不知道这些文化遗产对现实生活是什么意义,就不太关注它,甚至在城市建设中没有注重保护它,它就成为城市建设的包袱,这就是我们要避免的不良循环。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524/1419.html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