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马巡城)传承人黄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黄博山来到大洲学校,与学生探讨五马巡城的表演技巧。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人物档案】 黄博山,1961年生于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他对在乡土中孕育而出的五马巡城这个舞蹈格

黄博山来到大洲学校,与学生探讨五马巡城的表演技巧。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人物档案】

黄博山,1961年生于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他对在乡土中孕育而出的五马巡城这个舞蹈格外喜爱。1978年,拜著名老艺人陈立邦(现为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师,学习五马巡城。从艺四十余载,如今的黄博山,不仅掌握了这套乡土舞蹈的基本步法,还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创新,锻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五马巡城。2017年,经肇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五马巡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因兴趣而投入

记者:在宋朝末年,五马巡城便已经在大洲镇乡间流传,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五马巡城?

黄博山:可以这么说,五马巡城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它是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过去,每逢遇到喜庆的日子,村里的农民都喜欢“舞”上一阵子。从村头到村尾,甚至翻山越岭“舞”到邻村。那时年龄尚小,只能站在村道旁观舞,1978年,我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学艺的念头愈发强烈,于是壮着胆子找到当时著名老艺人陈立邦,向他拜师学五马巡城。

记者: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五马巡城的场景吗?

黄博山:记得,当时可以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形容。16岁那年,村里恰逢要跳五马巡城,老师傅陈立邦让我去“玩一玩”。当时我的任务是执罗伞,走在五马的后方,整个表演行云流水。村道两旁站满村民,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队伍从岐岭村出发,走山径过村道,经过江口等数个村庄,到了晚上,大家擎着照明火把,迤逦而行,场面异常壮丽。

这份带着童年美好记忆和浓浓乡土气息的舞蹈,成为了我在日常劳作后,卸下疲惫、坚持学艺习舞的动力。

学艺有成不忘创新

记者:五马巡城颇具本土特色,这支舞蹈有什么寓意吗?

黄博山:五马巡城起源于北宋狄青平定岭南叛乱的一段故事,表现的是狄青等五虎大将把守城池,奋勇抗争的精神,同时也寓意着戍边卫国的意志,颂扬爱国主义精神。

记者:在表演中,五马巡城的阵势和队形多变却不乱,似乎有一套特别讲究的步法。

黄博山:这与该舞蹈的人员布局和走位有关。五马巡城的表演形式主要是由5人组成,其分别扮演五虎将,身穿古装战袍,骑着红、黄、绿、黑、白五色战马,主帅骑黄马统领全局,来回穿越东、西、南、北、中五个城门。

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部分构成。“开城”展现的是歌舞升平、万民同乐的场景,以五马舞、马童舞、宫灯舞构成,战马、彩旗、花灯、罗伞一齐上阵,无比热闹。“点卯”表现点将——练兵——出征的过程,以刀舞和旗舞为主要内容。“点卯”吸收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加强了叙述性、场中鼓声激越,战旗猎猎,好儿女保家卫国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升华。最后的“巡城”则根据五扇城门的移动和变化,五匹战马的来回穿梭,构成复杂多样的队形和阵势。

记者:听说你还在原来舞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优化了舞蹈动作?

黄博山:原来的舞蹈动作比较单调,而且一场展演下来,需要时间较多,并不太适合时下舞蹈的发展趋势。于是,我把原有的单一舞蹈动作“跑”,发展到现在的碎步、虎跳、单双手拦马、丁字步、跳马、逗马、八字步、正步跳转等;同时,在原有以跑为主、凹造各种队形图案的模式,发展到现在有跑圆场、走卐字、龙门阵、马过河、马翻山、群马交腾等。

不仅如此,在队形阵式还特别做了分工,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

义务为学生传授舞艺

记者:近年来,你在学校开班传授五马巡城,成效如何?

黄博山:从数年前开始,我有了这样一个习惯:上午在田里耕种,下午骑摩托车来回40公里,到大洲学校给初一的学生上课。从舞蹈起源到舞步走位,都一一讲解,有时候也会让他们排练,形成默契,锻造气势。现在这帮小伙子对于五马巡城的表演技巧,都能熟练掌握。当有演出需要时,他们都能扛起大旗独挑大梁了。

记者:在学校授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黄博山:与学生在一起的感觉非常轻松,也会回想起自己少时学艺的经历,在授课的过程中,看着孩子们从对五马巡城的一无所知到熟练表演,又倍觉欣慰。有些不明原因的人还会疑惑,我是不是有收取学费或劳务费。其实,学生们学得开心,我也乐意教,哪有什么酬劳,都是义务而已。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514/1361.html



上一篇:莱芜区汶源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接力
下一篇:茶叶中的13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有哪些?各有什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