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化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科技】; 在腾讯云的助力下,将开展云平台文化数据枢纽、运河知识图谱、区块链版权登记、企业服务平台、云赏运河、运河3D可视化、文化创作工具箱等项目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科技】;

在腾讯云的助力下,将开展云平台文化数据枢纽、运河知识图谱、区块链版权登记、企业服务平台、云赏运河、运河3D可视化、文化创作工具箱等项目建设,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为引领,助力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首个数字化国家文化公园。

具体来说,针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苏文投与腾讯云将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多媒体、GIS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科技+文化”的形式构建多个数字文化领域的国内创新平台和应用。

建成后,登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可以享受到文化运河、云赏运河、知识运河等丰富的数字文化体验。同时游客将在数字游览中全方位感受大运河的文化之美。除此之外,双方还将启动IP+运河之旅,举办一系列运河非遗文化周年庆典、动漫跨界等创意活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到,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其中大运河建设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之一。

作为国家级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文化+科技”、“文旅+科技”新型发展模式的实践,同时也将深化数字应用产业合作,进一步促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形象、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为全国各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的建设探索道路。

随着国家对文旅融合布局的加快,作为产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腾讯云也积极深耕数字文化赛道,凭借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同时发挥腾讯在音乐、动漫、游戏等大内容生态的优势能力,为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文旅双向融合提供有力保障。目前,腾讯云已与河南黄河文化、敦煌、故宫等多个国家级文化IP开展深入合作。未来,江苏文投与腾讯云还将不断拓宽加厚文化数字底座能力,助力江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张铭阳)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424/1244.html



上一篇:「创校3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黑土泥塑作品
下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 韩城文旅:盘活文化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