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城市榜单出炉,京沪杭领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月23日,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报告》(下称《报告》)。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份《报告
4月23日,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报告》(下称《报告》)。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份《报告》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和人民日报人民文旅研究院三方联手,历时半年共同编制。报告利用数字技术对比了各地在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并以排名形式对全国36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科学测评。
如何给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水平打分?
《报告》创新建立三大要素研究模型
这份《报告》以何为基础来评价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会上介绍称,《报告》利用数字化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起一个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体系”。
△考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水平的三大要素
△城市排名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评估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三角”研究模型,其中包括“资源与价值”“保护与发展”“认知与传播”三大要素。而所谓“资源与价值”,即重点考察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规模与其具备的价值;“保护与发展”则主要关注城市对遗产的保护水平及发展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水平;“认知与传播”即重在评估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相关信息的传播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指数,建立全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数字底盘',充分地将现代数字技术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结合起来。以评促整改、以评促发展。”对于该评价体系的作用,报告联合发布方之一、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林文棋如是说。
同时林文棋也指出,中国城市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对“精细化治理”与“多元共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报告增进认知度与参与度,则能够辅助各相关方更好地处理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哪个城市最强?
北京处绝对领先地位,成都排名第五
那么,各个城市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绩如何?《报告》列出了全国十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城市榜单,根据全面评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苏州、西安、重庆、无锡、天津综合指数排名位列前十。?
《报告》指出,除北京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外,水平较高的主要以南方城市为主,前10名城市中,北方城市仅占3席。
而在指数特征方面,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城市在三大类指标(资源与价值、保护与发展、认知与传播)水平较为均衡;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文化遗产资源较丰富;兰州市保护与发展水平较为突出,成都市、宁波市认知与传播水平相对较好。
深圳市在自身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依然凭借良好的保护发展与认知传播得分取得了较高的排名。
周口、绵阳,靠“认知和传播”在大城市中突围
从三大指标分别来看,在反映城市文遗本底的“资源与价值”排名中,《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苏杭两地分别排北京之后,位列第二、第三;
在反映城市工作投入的“保护与发展”力度排名上,北方城市兰州、南方城市深圳得分则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城市均不在资源与发展的前十名。其中,深圳综合排名全国第14位,其“资源与价值”仅排在全国第200名,而“保护与发展”“认知和传播”分列全国第3和第40位。
对此现象,《报告》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兰州、深圳在有限的资源中,保护发展上的力度较大。”
另在反映文化传播力度的“认知与传播”排名中,《报告》显示,周口、绵阳等城市因在网络受到关注较多,在大城市“包围”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出乎意料的是,古城西安却出现了“人设”翻转情况。数据显示,其在文保资质单位及人员数量、公共空间建设、文化产业提升等方面还有不小提升空间,与普遍认知的文化遗产“资源大佬”形象存在一定出入。
进一步对比“资源与价值”排名全国前20的城市可以看到,晋中、运城、渭南、保定、洛阳、济宁、黄山、泉州、宁波、郑州,若能在“保护与发展”方面改进得力,排名有望大幅提升。同时,运城、泉州、保定、晋中、渭南、济宁、郑州、洛阳、黄山等城市在“认知与传播”方面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424/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