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367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发布,周口这项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 澎湃新闻 在反映文化传播力度的“认知与传播”排名中,周口因在网络受到关注较多,在大城市“包围”中脱颖而出 周口太昊陵,图据太昊陵官网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

来源: 澎湃新闻

在反映文化传播力度的“认知与传播”排名中,周口因在网络受到关注较多,在大城市“包围”中脱颖而出

周口太昊陵,图据太昊陵官网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为引导城市系统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4月23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和人民日报人民文旅研究院三方首次强强联手,历时半年共同编制的我国首份《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在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现场正式发布。

报告利用数字技术对比了各地在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以排名形式对全国367个地级以上城市或行政单元进行了科学测评。

报告发布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表示,报告旨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引导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寻找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实现人、遗产和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份报告的诞生,体现了考古人积极推动跨学科融合、加强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自觉,正如报告的策划人北京大学世界文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王曦指出,只要考古人在场,文明就不会断裂;而也只有考古人在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才不会失序。

01

三大维度,全面刻画全国城市保护利用现状

这份报告利用数字化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研究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一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体系”。在这一“三角”研究模型中——

“资源与价值”重点考察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规模与其具备的价值;

“保护与发展”主要关注城市对遗产的保护水平及发展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水平;

“认知与传播”重在评估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相关信息的传播水平。

陈建立介绍,本报告是利用多源大数据来全面刻画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的一次尝试,希望实现数字技术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工作深度结合。

报告联合发布方之一、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林文棋表示,中国城市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对“精细化治理”与“多元共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留下的这些财富,文化才能传承下去。通过报告增进认知度与参与度,能够辅助各相关方更好地处理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我们也希望通过指数,建立全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数字底盘',充分地将现代数字技术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结合起来。以评促整改、以评促发展。”他表示,受到目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数据获取条件限制,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尚有待完善,其完备性、精准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研究团队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02

京沪杭综合表现领跑全国,兰州深圳保护力度靠前

报告所指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基于多源数据及多种计算处理方式,对全国367个地级以上城市或行政单元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全面评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苏州、西安、重庆、无锡、天津综合指数排名位列前十。

除北京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外,水平较高的以南方城市为主,前10名城市中北方城市仅占3席。

指数特征方面,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城市在三大类指标表现较为均衡;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文化遗产资源较丰富;兰州保护与发展水平较为突出;成都、宁波认知与传播水平相对较好;深圳市在自身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依然凭借良好的保护发展与认知传播得分取得了较高的排名。

对于综合排名结果,报告课题组成员、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李洋博士认为:

这一方面展示出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的“引领”角色;同时也反映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力量、水平及资源分配的均衡性有待提升。

03

苏杭两地资源优势突出,周口、绵阳靠传播突围

从三大指标分别来看,在反映城市文遗本底的“资源与价值”排名中,苏杭两地分别排北京之后,位列第二、第三。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424/1239.html



上一篇:2021年文化遗产日开业吉利吗 开张会怎样
下一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城市榜单出炉,京沪杭领跑,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