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全省千年古镇(古村落)齐聚临浦,共话地名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戚天琪 “苎萝山下、西施成长、张嵿墓道、范蠡庵堂、临江书舍、东藩理想、陈家墙门、民国风光、水窖门前、饭架街上……”4月21日下午,一首朗朗上口的地名民
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戚天琪
“苎萝山下、西施成长、张嵿墓道、范蠡庵堂、临江书舍、东藩理想、陈家墙门、民国风光、水窖门前、饭架街上……”4月21日下午,一首朗朗上口的地名民谣在临浦唱响,拉开了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发布会的帷幕。
千年古镇,历史传承,代表的是一方水土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文化,留住的是当地人心中对故乡的山水记忆和淳淳乡情。现场,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领导共同为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单位授牌。萧山区临浦镇、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等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单位代表发言,畅谈各自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与成果。
“我们临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末为浙江“四大名镇”,民国为浙江“六大米市”,素有“小上海”之美誉,孕育了西施文化、码头文化、商贸文化、东藩文化。”临浦镇党委书记在发言中提到,秉承“发展与保护并重,建设与传承并进”的理念,临浦镇把古镇保护放在临浦发展的突出位置,融入到美丽城镇建设和亚运会筹办当中,讲好“古韵乡愁、守望美好”的临浦故事。作为萧山区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千年古镇,“临浦经验”也是萧山推动地名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萧山区从顶层规划、社会传播、创新载体等方面着手,以图书、视频、立碑、移植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真正让萧山地名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萧山悠久的历史,绵远的文脉,为我们开展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本次发布会为起点,萧山将继续秉承“地名讲文化”的工作要求,用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更聚人气的内容和形式,以更加多元、开放、自信的态度和智慧去推动地名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使文化自信成为萧山的共识。
编辑 赵玉福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423/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