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遇见”600岁天坛!来这里看世界文化遗产的价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天坛,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为纪念建成600年,《遇见·天坛——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今天在祈年殿正式开幕。展览以天坛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天坛,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为纪念建成600年,《遇见·天坛——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今天在祈年殿正式开幕。展览以天坛建成600年的关键年份为时间节点,通过268张珍贵照片,展示天坛的营缮、改造、变革及保护传承,阐释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

此次展览介绍了天坛的“前世今生”,展厅共包括前言、祭天文化延承、北京天地坛肇建、天坛坛域形成、建筑规制改革、帝国祭坛衰落、公众公园转变、古坛保护重生、世界遗产发展和寄语10个板块。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祈年殿西配殿看到,展览设计上突出天坛特点,主体色调根据祈年殿的建筑风格,选用青、金、红色。展厅设置两个展柜,分别展示祈年殿模型和天坛特色文创产品。

礼品区上方两块长方形的绸缎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根据清《大驾卤簿图》制成的贡缎吊幔,上面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乾隆皇帝前往天坛祭天时仪仗队伍的盛大场面。”天坛公园文研室副主任袁兆晖告诉记者。

袁兆晖表示,此次展出了包括历史照片、数字档案、航拍照片等在内的268张照片,有的首次对外亮相,比如上世纪30年代天坛大修的历史照片。“以往天坛的展览多是专题性的,这次市民能一次性通过百幅照片来了解天坛600年历史。”

近年来,天坛在恢复坛域保护文物方面取得重要成就,20余年全园古建基本完成大修。记者看到,在“世纪传承”板块,十余张照片展现了祈年殿院建筑群、丹陛桥、北神厨、皇穹宇等修缮前后过程。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邓伟

编辑 谢永利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30/1087.html



上一篇:郑绍宗:见证河北考古事业蓬勃发展 唤醒沉睡的
下一篇:国内文旅|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中)清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