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三星堆:离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多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1年3月20日下午,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里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刷屏了。面具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经过阶段性修复之后,轮廓逐渐清晰。黄金面具只是已出土的500余
2021年3月20日下午,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里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刷屏了。面具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经过阶段性修复之后,轮廓逐渐清晰。黄金面具只是已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之一,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人民网)
5号“祭祀坑”出土的黄金面具
2019年7月6日,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四川,和良渚古城同为考古重要遗址的古蜀文明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三星堆遗址),早在2013年就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三星堆遗址以出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青铜器物群,被誉为上个世纪中国在国际影响最大的考古新发现之一。今年4月,我省在《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推动三星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纳入申遗预备名录到如今已6年过去,三星堆冲刺世界文化遗产,究竟还有多远?
青铜立人像
1、?价值够不够?中国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列出了6条价值标准,必须符合其中之一才可能获得通过。省文物局文保处处长何振华介绍,在古蜀文明遗址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关于普遍价值的论述依据就是世遗标准的第3、4条,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某一类代表人类历史重要发展的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例证。在业内人士看来,古蜀文明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东亚甚至世界青铜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所创造的特征鲜明且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已经消逝的古蜀国历史和文明提供了实物见证。
青铜太阳轮
这种对三星堆价值评估,业内早已得到公认。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在中华文明宏大体系中,古蜀文明肯定是最有特色、最耀眼的文明之一”,“即使在世界青铜文明中,三星堆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他认为申遗项目要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要向世界证明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古文明,所以像良渚、三星堆等一直是我国排在前面的申遗考古遗址。
2、差距在哪里?对遗产的阐释和保护
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已成功申遗,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遗址在专家们看来,申遗仍需加倍努力。何振华介绍,仅以三星堆为例,其价值阐释、环境整治、保护展示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星堆青铜人面具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价值阐释是基础。尽管三星堆遗址范围、年代已基本厘清,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目前,既有考古工作已完成三星堆城墙闭合,在青关山地点还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但三星堆古城不同时期遗存以及功能布局仍有待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徐光冀表示,“三星堆创造了如此辉煌的青铜文明,但是它的铜矿来自哪里?铸造的作坊在哪里?三星堆文化为何突然消亡?为何金沙文化在成都平原的另一处崛起?至今仍没有公认的答案。”三星堆的众多待解之谜,期待着答案。
影响申遗的另一关键因素还有来自三星堆遗址保护的挑战。据介绍,三星堆遗址核心区上有数以千计居民,从三十年前村舍土坯草顶房到今天两层砖瓦房,遗产环境面临挑战。何振华说,良渚遗址对文物保护核心区居民进行搬迁,既优化环境,又让当地居民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做法值得借鉴。但这需要制定相关的专项法规,并设置管理机构对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相比之下,三星堆仍存在差距。
3、未来怎么做?3年内完成申遗准备工作
三星堆申遗、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据介绍,以三星堆为主的考古研究庞大计划已于近期展开。
“通天神树”
何振华介绍,今年公布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三年学术行动计划,涉及古蜀文明重大学术课题多达十余项,包括重新组织力量对三星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考古研究,大力支持巴蜀文化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深入开展与黄河、长江流域同时期考古遗存的对比研究,积极推动与世界其他区域同时期古文明的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将邀请国内外十多个学术机构参与攻关。此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重新启动对三星堆各个重要遗址点的调查勘探与发掘,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将于年内完成金沙遗址祭祀区的系统整理研究工作,在四川大学搭建的古蜀文明开放式学术中心平台已开始运作。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23/1053.html
上一篇:世界木偶日——共庆中巴文明和文化遗产活动在
下一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