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她以戏报国,戏比天大,一生致力于文化遗产守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本是一个地方剧种,正是有一批批优秀的豫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守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本是一个地方剧种,正是有一批批优秀的豫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的努力,才使得豫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地方走到全国,进而走向世界,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享誉海内外。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个豫剧大师,她可不简单,她一生致力于文化遗产守护和传承,她以戏报国,更是一位坚实的爱国者。

她就是河南的好儿女——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她九岁开始拜师学艺,跟随多名豫剧大师学习。10岁开始登台,13岁主演六部《西厢》,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轰动开封。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主演,正式开启了常香玉老师和豫剧的传奇一生。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抗日战争。“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河南的好儿女常香玉老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她以戏报国。1937年常香玉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彰显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常香玉和其他豫剧团一起转战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不仅继续支援了抗战,而且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她还得了一个“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满腔报国热情的常香玉萌生了捐献飞机的念头,那一年,她28岁。当时,一架战斗机的价格是旧币15亿元。这对于常香玉和一个小小的民营剧社来说,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捐献,常香玉卖掉了自己的卡车,卖掉了所有的金银首饰,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把这些钱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她将自己3个心爱的女儿送到幼儿园,1951年8月7日,常香玉率剧社开始为捐献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在半年时间内,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剧社,行程万余里,演出180场,她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没有添过一双新鞋,哪怕是能省下一分钱也要用到捐献上。到1952年2月初,她的宏愿终于实现了,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还多出来2千7百万,常香玉安把这笔巨款一分不剩地全部汇给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

捐献飞机后,常香玉仍然时刻牵挂着在朝鲜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1953年3月,30岁的常香玉带着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切关怀,率领香玉剧社赴朝鲜慰问,她又以满腔的革命豪情,踏上了新的征程。常香玉一生秉承着“戏比天大,以戏报国”的信念,她的歌喉响彻天山南北和广西的边防,乃至祖国的大地,慰问部队,以戏报国,践行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

她一生致力于豫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她是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1956年3月4日,常香玉任河南豫剧院院长,致力于豫剧人才的培养。更是在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此来奖励河南地方的豫剧人才,推动豫剧事业的发展。她一生致力于豫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她以70多的高龄继续收徒,致力于豫剧人才培养和豫剧的振兴,她是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

常香玉老师不仅是一位爱国者,还是一位于豫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守护者。他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正是有了像常香玉老师这样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和传承者,才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有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和传承者,向他们致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争做文化遗产守护者和传承者。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16/992.html



上一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泊头水煎包
下一篇:“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