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300余件(组)徐竹初、徐强创作的木偶艺术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
“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300余件(组)徐竹初、徐强创作的木偶艺术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神韵与文化内涵。

徐氏布袋木偶包拯
漳州木偶雕刻及制作是以师徒相继的形式流传,尤其以家族传承为主,其中徐氏木偶作品以福建“北派”布袋木偶为主,兼及提线木偶、铁枝木偶,表情丰富细腻,衣饰精致严谨,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得闽南人的喜爱。
布袋木偶,又名“指头木偶”“手托木偶”“掌上木偶”等,明末清初已在福建地区流行。布袋木偶头部中空,颈下缝合连缀四肢的布内袋,内袋外根据角色穿着不同戏服。演员将手掌伸入布内袋,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表演各种动作。早期木偶戏台仅能容纳两位表演者同时表演,因此这时的布袋木偶尺寸普遍较小,约6寸(20厘米)左右。
徐氏太祖徐梓清(1768~1858年)是徐氏木偶雕刻可追溯的第一代艺人,他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漳州北桥一带(今大同路)开设了木偶、神像雕刻店,店号“成成是”。继徐梓清之后,第二代传人徐和(1807~1904年)与第三代传人徐骆驼(1842~1923年)先后承袭家业。第四代传人徐启章(1890~1964年)继承祖业创办木偶、泥偶雕刻店,名为“自然”。

徐氏布袋木偶雷万春
第五代传人徐年松(1911~2004年)于1946年在漳州新桥头开设木偶店,取名“天然”。这一时期的木偶戏台可容纳三至五人同时表演,木偶的尺寸也随之增至8寸(26厘米)左右。由于此时漳州木偶戏已改用京剧唱腔多年,因此被称为“北派”木偶戏,与泉州以南调为唱腔的“南派”木偶戏加以区分。徐年松在漳州当地极富声望,是“北派”木偶雕刻艺术家的佼佼者,他创作的木偶作品古朴圆润,取舍得当,体现出扎实的写实功力,与泉州“南派”木偶雕刻艺术家江加走并称为“南江北徐”。

徐氏布袋木偶关羽
徐氏木偶雕刻第六代传人徐竹初,1938年出生,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在秉承徐氏木偶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徐竹初融入了自己对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感悟,将传统漳州木偶布袋戏中的100余种木偶造型发展至如今的五六百种。

徐氏布袋木偶钟馗
徐氏木偶雕刻第七代传人徐强,1965年出生,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强继承了父亲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以形写神”的精髓,同时又吸取了当代美术的表现技法,发展出装饰性强、更具艺术冲击力的新造型。
漳州布袋木偶的制作过程
木偶戏是我国戏剧表演的一个独特的剧种,而木偶雕刻及制作则是支撑该剧种的重要基石。作为我国工艺美术技艺的重要门类,木偶雕刻技艺在民间代代相传,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制作流程。
徐氏木偶制作以布袋木偶见长,兼做提线木偶与铁枝木偶。作为漳州“北派”木偶制作的代表,徐氏木偶完整地体现了闽南木偶的传统制作工艺,无论是选材与雕刻,还是裱绘与服饰,都展现出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被誉为小器大作的典范。其制作过程如下:

开坯
1.选材:闽南盛产樟木,因其防虫防腐易保存,质地轻软便于雕刻与演出,被认为是木偶头雕刻的最佳木料。2.开坯:使用小斧将木料以鼻和双耳为顶点砍成桃型,并将颈部掏空。

定形
3.定形:使用圆刀大致刻画出木偶的“五形三骨”。“五形”指双眼、口、鼻(二鼻观)。“三骨”指眉骨、颧骨、下颌骨。4.粗刻:使用平刀雕刻出细部特征。5.细刻:使用平刀修饰出五官等细部表情,完成整个木偶头的雕刻。


上一篇:阳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宛秋
下一篇:你敢相信,在世界文化遗产里了,带你感受清代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