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鹤壁市陈氏通背拳入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鹤壁市陈氏通背拳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陈氏通背拳发源于明朝建文年间陈家湾地区(今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陈家湾社区),创始

近日,鹤壁市陈氏通背拳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陈氏通背拳发源于明朝建文年间陈家湾地区(今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陈家湾社区),创始人为陈管三。600多年间,陈管三后人揉和百拳,汲取精髓,使陈氏通背拳由战场杀敌向防御健身演变,宣传武德、弘扬武训,对习武者树立优秀的品质、坚韧的意志、高尚的情操起到促进作用,在豫北一带名声四扬,被誉为中原著名拳术之一。陈氏通背拳演练时英姿飒爽、强健威武,“身似电、脚如箭、手似流星、腰似钻”,跳如鲤鱼跃龙门、闪如霹雳划长空,长拳的阳刚之力、太极的阴柔之美交相辉映、悦人眼目,不仅具有壮内强外的健身价值,还展现出将击技美和技艺美融而为一的审美价值。

近年来,在鹤壁市教体局的支持和指导下,陈氏通背拳获得新发展,陈氏通背拳第十六代传人陈保江带领鹤壁市武术协会习武传武,搭建通文启智、备武强身的武学文化平台,开辟传统武术发扬传承的阵地,多次在鹤壁市全民健身武术竞演活动中取得亮眼成绩,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习武练拳。下一步,鹤壁市教体局将支持和引导更多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加大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宣传力度,推动鹤壁传统体育文化走向更大舞台。

【来源:鹤壁市教育体育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10/963.html



上一篇:象山县关于开展第六批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下一篇:古城区:紧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让人民群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