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田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与“传”需要注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田静,女,1977年10月生,云南建水人,汉族。全国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

田静,女,1977年10月生,云南建水人,汉族。全国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云南省首席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长年从事建水紫陶非遗技艺传承工作的田静是全国政协青联界别的一名委员,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关注点从未离开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与“传”,并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和小城镇发展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多年来,田静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乡村和小城镇激活并传承传统文化”,让乡村和小镇青年通过学习传统技艺获得一技之长,实现传承与发展的结合。为此,她在农村青年和少数民族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面做了许多的尝试,在夯实传统技艺本土传承基础的同时,探索解决本土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在2004年左右,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00多人。而现如今,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已达到1631户,从业人员近3.7万人,获得“中国紫陶之都”“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荣誉,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验收,取得“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园区辐射带动建水县以建筑、制作、电力等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201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32.95亿元。紫陶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全州旅游业发展,2019年红河州实现旅游总收入931.25亿元,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四。

田静说:“建水紫陶这个行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传承人技艺的传帮带,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国家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传承人是最擅长手工技能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专业技能人才,通过传授技艺、培养技能人才,来带动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就业创业。以我为例,现每年带学徒四期,每期20-30人,对于贫困学徒,给予他们每人每天30元的补贴。近几年累计培养农村青年妇女近500多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带动了青年妇女就业创业。现在,她们不仅脱贫,而且致富。这些手艺人凭借一技之长,渐渐实现了他们的创业梦。很多学徒都在县城买了房,有的还买了车。城里住楼房,出行有私家车的生活对她们来说不再是儿时的梦,专访时田静心怀喜悦的告诉记者。

2019年,在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的支持下,云南大学与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策划开展了“传统农耕文明--儒家文化服务学习体验计划”活动,其中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习、体验与交流的环节。通过本次公益活动,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让香港青年了解中国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历史,同时也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继2020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之后,经过一年的调研研究,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准备在全国两会继续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高)增设非遗技艺师资的建议。

她认为当前,精准扶贫告一段落,人才培养必将成为重点。民族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年轻人的回归成为必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的是每个民族活态的历史文化,在民族乡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影响,但是必须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化融入来达到“守正创新”的目的。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高)的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各类技能培训也在逐步实施,通过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专业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非遗技艺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实施,必将成为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动力。(图片由田静提供)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04/930.html



上一篇:肃宁五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下一篇:新华社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雪后入画来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