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山推出文化遗产游径专版PC端与移动端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中山着力于将城市文化融入旅游目的地打造精品线路,通过对文化遗产游径的提炼,拓展新消费场景,讲好中山故事。记者从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专

近年来,中山着力于将城市文化融入旅游目的地打造精品线路,通过对文化遗产游径的提炼,拓展新消费场景,讲好中山故事。记者从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专版PC端与移动端现已正式推出(市民可登录中山网查看),助力中山形象更好“走出去”。

据悉,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发布,其中,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均经过中山,中山迷人的历史文化再次“出圈”。

“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专版网页PC端与移动端,是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宣传推广中山文化遗产游径的网络平台,以智慧赋能提升文化和旅游体验,创新消费内容,将打造为“文化遗产游径宣传标杆”,成为中山向全国展示城市底蕴的窗口。

栏目内容主要围绕中山文化遗产游径进行故事化的讲述和展示。能够让游客更方便地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文价值,增加故事性和体验感。栏目将第一时间发布文化遗产游径相关的新闻、政策、线路等,让游客了解到单点的文化遗产故事,还可了解这条游径背后贯穿全线的历史故事。专版围绕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岐澳古道文化遗产游径构建的“指尖上的指南”。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还没有地市级网站为文化遗产游径开设专版,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此举可谓全省首创。这不仅体现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和发展的重视,也印证了数字发展与文旅融合速度不断加快,运用全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中山形象“走出去”。

接下来,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专版将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为中山文化遗产游径创新发展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宣传的主要阵地。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1/0303/925.html



上一篇:赵云峰:文化遗产又放光彩
下一篇:大足石刻有了守护人!检察官与专家合力保护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