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知家乡文化遗产 爱滨海历史传承”--滨海新区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3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至,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以“知家乡文化遗产 爱滨海历史传承 ”为主题,围绕博观滨海、非遗传承、文物保护三个板块,启动各文博单位、文化馆

第3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至,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以“知家乡文化遗产 爱滨海历史传承 ”为主题,围绕博观滨海、非遗传承、文物保护三个板块,启动各文博单位、文化馆开展精彩纷呈的宣教活动,充分展示文化遗产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为人民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全国活动主题: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天津市活动主题: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滨海新区活动主题:知家乡文化遗产 爱滨海历史传承

主场活动

滨海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暨滨海新区博物馆“新装”开馆

主办单位: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滨海新区博物馆

活动地点:滨海新区博物馆

活动时间:6月6日

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以“知家乡文化遗产 爱滨海历史传承 ”为主题,围绕博观滨海、非遗传承、文物保护三个板块,启动各文博单位、文化馆开展精彩纷呈的宣教活动,充分展示滨海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激励公众投身建设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经过半年多的陈列展览补充提升工作,滨海新区博物馆将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重新免费开放。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随行画师威廉·亚历山大于1793年所作水彩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土的全新世至宋元年间的猪头盖骨、铜剑、铜戈、陶器、钱币等文物将首次展出。

博观滨海

活动1:

“北方木板年画展”开幕及现场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6月6日

活动地点:滨海新区博物馆序厅

该展览由滨海新区博物馆与廊坊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内容为来自北方四大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的年画。在6月6日展览开幕现场,观众可亲自参与体验木板年画印制,展览将于6月30日结束。

活动2:

“滨海宝贝说滨海”系列动画短视频上线

活动时间:6月

滨海新区博物馆依托当地海文化、渔盐文化和近代海防文化创意推出“滨海宝贝”--海妮、盐宝、渔娃、勇仔四个活泼可爱、灵动亲和的卡通形象,倾力打造“滨海宝贝说滨海”系列动画短视频--《沧海桑田》《盐兴长芦》《滨海渔风》《海门古塞》,作为博物馆代言人的滨海宝贝,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公众讲述、传播滨海故事。在线上推广卡通、拜年等内容表情包。

活动3:

魅力非遗--天津市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图片展

活动时间:7月15日-7月31日

活动地点:滨海新区博物馆序厅

该展览由滨海新区博物馆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举办,展览以天津近10年来体育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成果为基础,通过高度艺术化的影像记录,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体育类非遗的传承空间与潜力,突显了展览重要的专业价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为展览题写展名,罗澍伟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任李治邦为展览题写前言。

活动4:

滨海史话讲堂之抚今溯古说大沽

活动时间:5月31日14:30-16:30

活动地点:滨海新区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讲座主讲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振良教授以“抚今溯古说大沽”为题,围绕大沽地区的历史发展、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大沽船坞修建、沽口销烟、白河投书等内容,讲述大沽地区的前尘旧事,厘清大沽地区历史发展。

活动5: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1015/655.html



上一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有哪些模式?《国家宝藏
下一篇:我国有四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都和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