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敦煌出发,记录世界文化遗产——访甘肃省摄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吴健,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1981年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兼职教授,北

吴健,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1981年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兼职教授,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兼职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古遗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多年从事敦煌石窟与古遗址的摄影艺术创作和视觉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理念与艺术风格,有机地将人文与自然相结合,以摄影这种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形式进行发掘探索和研究创新。摄影作品和研究论文多次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并获奖,2015年,《丝路印记》摄影作品获第15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优秀摄影师”大奖(最高奖),2018年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出版30余部摄影著作,在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大学举办摄影展览并发表演讲。2004年10月,列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2009年,入选甘肃省行业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

承担并完成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项,主持“数字敦煌”项目的研究、实施和技术成果推广,对国内多处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项目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学术指导。

杂志:吴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如何与摄影结缘,并一直将镜头对准“敦煌莫高窟”的呢?

吴健:1980年底,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首次向社会招聘业务干部, 经过两轮考试,我与敦煌结缘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分配到文物摄影岗位,跟随老师从最基本的摄影技术开始学习,对敦煌石窟的学习、认知的过程中,对摄影也同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 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再回到敦煌,至此以后近40年,我的镜头一直面对着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广袤的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伴我成长,让我步入艺术殿堂。

杂志:您说过一句话“既然从事了摄影,拿起了相机,就必须寻找自己眼中的敦煌,寻找自己眼中美好的世界。”那么请问您眼中的敦煌是什么样的?

吴健:起初,对我来讲,敦煌石窟艺术的概念是陌生的,那摄影又是什么?应该去拍什么?怎样去拍?十分茫然,在我眼里万物皆为神灵, 咫尺间的题材在我的心里却显得那么遥远而深不可测,随之“人云亦云”“照方抓药”,苦思冥想到底“根”在那里?审美之路创作历程是何等艰辛,很长时间内,百般困惑,数次失落, 苦恼与遗憾伴我多多,一次次的沉闷,一次次的唤醒,当然,唤醒的是灵感,启迪的是心境,坚定的是信念。最初拍摄创作的过程是欣喜与失落交加,欣喜的是自我的进步和对敦煌文化理解的升华,失落的是创作表现能力的不足。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先辈们崇高的风范和教诲、自己从稚嫩到成熟的不断感悟,让我通过摄影镜头学习敦煌、感悟敦煌和阐释敦煌,科学的、精准的、全方位的将石窟及相关文物信息拍摄下来,永久保存;同时,通过镜头艺术的、审美的、多层次的将石窟文物不断升华,生动形象地感染观者,唤起他们对敦煌艺术的熟知和眷恋:“噢,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敦煌……”

“成功必须探索,探索未必成功”,虽然多年创作研究,但总有很多遗憾和新的感悟相随,摄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瞬间的表达和记录要从视觉力学,或精神力学(心象)的顺序,有秩序地进行组合, 追求一个完整的形与空间。这就必须以摄影手段来重新构成与组合, 运用非常规视觉摆脱原态,创造新的审美形态,既包括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包括对佛教艺术的理解、观察和拍摄方式上的探索,比如融合人像摄影的方式拍摄菩萨,会拍得更活灵活现;拍摄洞窟内巨型佛像,展现出佛像所在的空间、氛围是方式上的探索,比如融合人像摄影的方式拍摄菩萨,会拍得更活灵活现;拍摄洞窟内巨型佛像,展现出佛像所在的空间、氛围是对它最好的阐释。摄影的生命力在于光与影,在洞窟里拍摄有空间的局限,佛像、壁画是不可移动,那么你就得动——不仅视点要动,思想观念也要动,甚至要思考古人在营造敦煌洞窟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因此, 我会倾注一生用镜头与敦煌石窟对话、与优秀文化对话, 用心灵和行动感悟敦煌, 敦煌养育了我, 石窟艺术是生命,摄影艺术也是生命。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1012/645.html



上一篇: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峪关市专场文艺晚
下一篇:安徽一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是第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