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国内首部关于城墙的口述史 《心城:南京城墙记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城墙,它见证了一座城市横跨650余年的风云历程,从古至今便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9月17日,采访101位、选取79位个人(含群体)的

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城墙,它见证了一座城市横跨650余年的风云历程,从古至今便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9月17日,采访101位、选取79位个人(含群体)的口述文字,集结成《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出版,同题展览也于当日在中华门瓮城展厅开展,这本书和展览,得以让外界看到南京城墙更有温度的一面。

开展两年多的项目

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南京城墙的遗产价值并不局限于地面存留的文物本体,与之相关的记忆资源也是构成城墙历史,城墙与城市、与人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被提取、保护的资源。

《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缘于2017年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发起,联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启动的“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

自2017年11月30日“南京城墙记忆”首位受访者梁白泉受访,到2019年12月5日完成最后一位采访对象曹敦沐的访谈,两年多时间,采访组走遍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共计采访了101位受访者(含群体),积累超过80小时的拍摄成果,采集回大量视频、音频、照片资料,整理口述文稿58万余字,形成了《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的基础。

被采访对象既包括国内外知名文化遗产学者、考古专家、作家、文艺界明星,也包括生活在城墙周围的新老南京人,口述内容则涵盖了南京城墙修缮保护历程、规划与申遗工作、南京民俗、个人生活记忆等多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城墙记忆”。

成书后可更大范围推动公众对城墙的保护与关注。项目方因此从101位采访者中选取79位个人(含群体)的口述内容集结成书,并将访谈视频剪辑浓缩为书中的二维码供读者观看,以获得更直观印象。至此,《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成为国内首部围绕城墙开展的口述史书籍。

生活中的城墙从记忆里呈现

与新书发布同时进行的是中华门瓮城上开展的《有座城:记忆中的南京城墙》展。

展览精选了20多位讲述者对城墙的记忆,用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展现于展厅。讲述者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但无一例外地于生活记忆中离不开南京城墙的“陪伴”。

1948年出生的郑和第十九世裔孙郑自海就对小时候夏天划在水西门外河上的瓜船印象深刻。说是瓜船,是因为整船装的都是瓜。

“水性好的人上去手一挥,香瓜、西瓜就掉到水里了,然后我们就跟着过去看谁能拿到。”他记得,那时候码头非常热闹,“过去叫南船北马,水上运输很发达,从南京的下关一直到中华门,秦淮河的城门前都是(船)排队的”。

同样是水西门,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徐春华的记忆则跟“玩”分不开。“正月十六爬城头,爬完城头紧接着清明前后到城墙上放风筝;到了秋天,就在城墙根前挖蛐蛐、逮蛐蛐”。

她还特别提到了城门对她独特的“天气预报”作用。上下班路上要经过水西门,如果天阴,“我就走过城墙的时候摸摸城墙,城砖冒水、是湿的,那明天就要下雨,得带雨伞。”她说,这是老人们传下来的经验,每次都对。

1940年出生的张亚夫则对城墙上的上学路记忆深刻。他在南京大光路小学上学时,必须要从光华门入城,所以每天都要经过光华门。“我上学都是上城墙走,一进光华门就上城墙,从城墙上一直跑到小学那段下去,这样可以省一半时间”。还有护城河的水。“我小时候水非常清,鱼在里面游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吃的都是河水,我游泳就是在护城河里学会的,从光华门到中山门,然后从中山门到通济门,从上小学一直到大学,我估摸着得在河里游了上千次”。

作为南京人,演员海清对于城墙的记忆也被收录。她住过中山门附近,从所住大院里面出来5分钟就有城墙。“我每天都能走过城墙。贴着中山门一出城墙,左手边是往梅花山的路,再往前可以到四方城”。城墙对于她“就好像家人一样,一点都不陌生”。

“普通人生活于遗产周边、切身感受南京城墙发展变化的历程,他们脑海中保存的珍贵城墙记忆,是遗产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自身理解,是藏在心底的乡愁和回忆,也彰显出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积极互动。”在新书发布当日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都提到,这种普通人口述记忆的文化遗产活化新尝试值得大力推广。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0918/583.html



上一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召开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
下一篇: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明清皇家第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