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安徽最低调城市 坐拥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空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池州市,别名秋浦,辖区总面积8399平方公里,人口162万,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境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交通便利
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池州市,别名秋浦,辖区总面积8399平方公里,人口162万,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境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物产资源富集,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和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
池州的人文积淀也十分深厚,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在池州编著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自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等历代文人游历池州,留下了《秋浦歌》、《清明诗》等诗作数百首,池州也因而享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生态环境在中东部地区首屈一指,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2013年,池州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9年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池州地处风光旖丽的江南,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境内拥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尤其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相传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景区奇峰林立,风光独特,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坐落于黄山脚下、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的牯牛降风景区,古称“西黄山”,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而得名。景区以雄、奇、险著称,古木遮天,溪水纵横,珍禽异兽种类丰富,虽然没有黄山的名气大,却有着同样秀美的山水景观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发源于石台县境内的秋浦河,全长180公里,沿岸两岸不仅景色优美,还拥有昭明钓台、古石城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据记载,诗仙李白被这里的山水风光吸引,曾五次畅游秋浦河,并留下了54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河也因此被称为“诗之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在池州城西秀山门外的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清明》诗,这座位于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从此名扬天下,成为“千古诗村”。
被誉为“池阳胜境”的齐山,以小巧玲珑、石奇洞幽而闻名,自古为“池州十景”之冠。晚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翠微亭,南宋绍兴四年十月,岳飞扎营齐山翠微亭下,写下了千古绝唱:“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091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