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麦秆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十分稀罕,更因其是皇家贡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是奇艺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十分稀罕,更因其是皇家贡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是奇艺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藏。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
朱正发与他的麦秆画作品 (熊波 摄)
据传,麦秆画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秦朝起,麦秆画就被作为高档饰品,悬挂于殿堂阁楼、豪门贵舍之中。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麦秆画。发掘出的麦秆画原作经过两千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
湖北地区较早出现了麦秆画制作工艺,朱姓家族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从湖北省进入我县,发现龙河镇境内群山环绕,水草丰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在此定居,生衍繁息,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粮食麦杆附属品,而当地人则只用其做燃料,朱氏祖先觉得甚为可惜。便以麦秆为原料进行艺术创作,早期的朱氏麦秆画创作,多是对麦秆进行简单处理后粘贴在画板形成麦秆画。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创新学习,渐渐形成了朱氏麦秆画自己的风格,在工艺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立体感强、古朴典雅、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亭台、楼角等六大麦秆画产品,体现了独特的技艺。
《巨龙腾飞》 (熊波 摄)
朱氏麦秆画,经历了从麦杆编织到麦杆画,在我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朱氏麦秆画记录和反映了“湖广”移民入川之后生产、生活的历史,体现了“湖广”移民顽强、坚韧、扎地生根的拼搏精神。画上的诸多元素都是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展示了我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载体,是富有多种价值的工艺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
朱氏麦秆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它色彩逼真,雍容华贵,技艺精湛,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按作品内容分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亭台、楼宇等六大系列。
《迎客松》 (熊波 摄)
朱氏麦秆画传承人朱正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麦秆画,在祖辈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用麦秆天然的颜色和质地,从传统单一的平贴技法发展到多层次粘贴、浮雕立体式粘贴技法,并吸收贝雕、木刻、版画、剪纸、烙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经过割、漂、刮、碾、烫、熏、雕、烙等十多道工序,制作的古典人物系列、动物系列、花鸟系列麦雕工艺品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2003年至2016年,朱正发曾先后在厦门、昆明等地辗转传授麦秆雕刻工艺技术,培养了300多名麦雕人才。2019年,朱氏麦秆画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信息来源:上游新闻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zonghexinwen/2020/072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