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名城研究视野下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体系在制度建立的近40年间不断巩固与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1]、农业文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体系在制度建立的近40年间不断巩固与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1]、农业文化遗产[2]、城乡历史文化聚落[3]、文化生态保育区[4]等相关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中坚力量,对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背景
1.1 工业化时期:工业生产影响下名城环境的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的近30年间,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城市规模与工业生产迅速扩张,在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下,许多城市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如20世纪50年代将西安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的西北工业重镇”、20世纪60年代对桂林的城市定位是“风景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大量工厂与单位占据历史城区中的文物古迹进行生产、办公,以桂林为例,其工业用地大量分布于古城内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与工业用地犬牙交错,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对城市造成了严重污染。
1.2 现代化时期:旧城改造推进下名城风貌的式微
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新区建设的热潮与地市合并的行政区划体制革新中,城市工业迁往城市新区,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与安排;另一方面则强调在旧城改造中提高历史城区的物质生活环境——其一是在旧城内部新建了大量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以期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其二是建立了大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期改善古城的居住环境,并新建了一些与城市原有格局不协调的建筑,如各种高层住宅和“贪大求洋”的新建筑。与此同时,古城历史地段追求“唐风”、“宋制”、“清式”等赝品式保护方式,挤压了名城的时空维度,“不中不洋”、“不今不古”的建筑样式也影响了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历史城市的空间特色面临着全面破坏的危机。
1.3 城市化时期:土地财政牵引下名城空间的破碎
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城市化发展方向的问题,至90年代,国家经济工作中才正式把城市化列为重要目标,掀起了城市化的高潮,各类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也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在开展大规模城乡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也面临着“局部状况有所改善和整体环境持续恶化”并存的局面。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以老街区改造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更新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色历史建筑消减、城市空间变异、城市肌理切断、社会关系网络瓦解,城市空间发展过多地依赖于土地扩张,历史城区表现为千城一面的形态。
2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格局
2.1 研究机构与代表作者
图1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机构、代表作者、研究主题及学科方向
图2 国家级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图3 名城研究的理论模型
图4 法国、日本及澳大利亚的保护体系
表1 世界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类型 主要文件/会议(发布时间) 总量 国内主管部门 中国现有数量/比例 统计截至日期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21项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55项,占比4.91%,排名世界第一2019年7月2日世界记忆文献遗产 《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建议》(1978年)299项 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9项,占比3.01% 2013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232项 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32项,占比13.8%,排名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11月2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发展计划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02年)50项 农业部 17项,占比34%,排名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4月19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会议(2014年) 45项 农业部 18项,占比37.8%,排名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8月3日世界地质公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2004年)125项 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35项,占比28%,排名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
对名城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与代表作者进行整理,得到发文情况的柱状图(图1a~b)。在研究机构层面,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是名城研究的中坚力量。在代表作者层面,同济大学的阮仪三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最多、涉猎广泛,研究范畴包括保护名城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罗哲文、赵中枢、王景慧、郑孝燮、吴良镛、王瑞珠、周干峙、董鉴泓等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研究的学科基础,从名城概念辨析、保护规划、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解读;王铎、胡敏、张松、王军等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范畴,在名城保护制度革新、产业复兴等方面进一步展开研究。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616/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