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绿道规划策略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乡村绿道概述 1.1 绿道概念 绿道(greenways)查Oxford 字典可以得知,green 多指绿色植物,也指连接或支持环境的保护,ways 多指方法或路线路径。可以从词源上看出,绿道(greenways)是
1 乡村绿道概述
1.1 绿道概念
绿道(greenways)查Oxford 字典可以得知,green 多指绿色植物,也指连接或支持环境的保护,ways 多指方法或路线路径。可以从词源上看出,绿道(greenways)是一种连接人与自然的路径和通道。
现代绿道概念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从18~20 世纪早期欧洲的林荫大道和景观轴线,到20 世纪中期的欧洲的绿带和美国的公园路,再到20 世纪末期美国的绿道和绿道网络,现代绿道的发展经历了长达200 多年的演变[1]。查尔斯·莱托于1990 年出版的《greenway for America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绿道这一概念。查尔斯在该书中将绿道定义为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的自然走廊或者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放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2]。
绿道首要特性就是它是一种线性空间,具备一定的宽度用来连接人与自然,它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游憩功能、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等功能,并且在设计时还应考虑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
1.2 乡村绿道概念
徐文辉[3]于2010 年提出,乡村绿道(rural greenway)是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绿色土地网络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管理。乡村绿道也具有绿道相同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并区别于城市建成区,乡村绿道多由乡土特有元素如水体、农田、山野、道路等自然廊道组成。乡村绿道可以将城市与乡村之间一块块相对破碎的绿色空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改善城市与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乡村绿道能够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乡村振兴战略概念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及时响应。十九大报告指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农业农村问题,工作重点是坚决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当下乡村发展特别是落后、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深化土地改革、培育产业发展、强化支农惠农、重视人才培养和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大力发展乡村全方位振兴。
2.2 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包含自然、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包括了生产、生活、环境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城市与乡村相互连接、相互共生,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很明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农村地区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乡村地区最为突出,并且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更加急需破解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想要跨越我国社会在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以乡村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为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当前我国乡村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问题,发展经济要求一体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不能忽略的。在发展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的着力点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提升了乡村的吸引力,提高了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长效发展机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这5 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3 乡村绿道建设现状及不足——以余杭塘超小径绿道为例
3.1 塘超小径绿道现状
塘超小径乡村绿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绿道起始于古镇八字桥,沿石目港南下,途经塘栖村、超丁村、丁河村、丁山湖向南沿深结港、跨沿山港上超山,过青莲寺至海云洞,全长约20km。塘西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期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现辖有18 个村,9 个社区,近10 万人口,总面积79km2,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塘超小径绿道将塘栖古镇、丁山湖和超山风景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生态的滨水步道和山林步道,加快推动了塘栖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了塘栖生态旅游的名片。塘超小径的建成除了成为周边居民的健身步道外,更是吸引了杭州乃至浙江众多徒步、骑行爱好者前来,让人们领略到塘超小径江南水乡的秀丽。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1/0511/1338.html
上一篇:三重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价值观探析
下一篇:论宋人扬陶抑谢之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