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05/29]
运河吴门第一镇的水色天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来到望亭,你能感受到在深厚积淀的文化中勃发出来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京杭大运河的第一铲土是在望亭开挖的。”望亭文化志愿者许志祥研究当地历史多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
来到望亭,你能感受到在深厚积淀的文化中勃发出来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京杭大运河的第一铲土是在望亭开挖的。”望亭文化志愿者许志祥研究当地历史多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为与楚国抗衡,下令开凿自苏州望亭经无锡到常州奔牛的一段运河,比开凿邗沟还要早九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历经千年积淀,望亭段留下了诸如月城、皇亭碑等丰厚的文化遗产,望亭人至今如数家珍。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望亭,这里就是你的诗和远方,是你可以寄托理想、停留思考的地方。站在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运河吴门第一镇”,望着奔流不息的运河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会涌上心头。但如果你真的来到望亭,你便能感受到在深厚积淀的文化中勃发出来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如果说,以前的望亭,是江南堂名静水深流的一份淡雅,经过近些年创意迭出的古镇“蝶变”,现在的望亭如同是运河与太湖的一支协奏曲。在音符的错落与交响之间,浑厚、雄壮、华美着。
望亭模样千年古镇的蝶变
“太湖碧波明似镜,运河玉带如彩锦,青山秀水孕沃土,明珠一颗数望亭……”望亭人自编自演的《印象·望亭》,给予人们一次近距离接触望亭、认识望亭的视听盛宴。古往今来,太湖水与运河水给予望亭的情意显而易见,灯火、笙歌、湖光、古迹、村庄,是望亭留给世人的模样。
历史悠久的望亭,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群在此繁衍生息。在望亭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有一个地志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境内出土的各时期文物。在这里可以看到,从良渚文化时期起,望亭就留下了大量文物、遗迹。望亭考古出土的文物有炭化稻谷、石犁、玉璧、青铜削刀等。境内遗址有肖家浜、长洲苑、越干王城等,遗迹有望亭驿、吴驿道、螺蛳墩等。境内历史上的古亭古桥有御亭、纪恩亭、南津桥、牡丹桥、问渡桥、伍象桥等。境内寺庙庵堂有诸葛庙、岳王庙、猛将堂等。
望亭之所以叫御亭,则要追溯到汉末,吴先主孙坚在乌角溪(今沙墩港)和鹤溪(今大运河望亭段)交汇处筑起御亭,以后形成集镇,故名。隋开皇九年(589),建御亭驿,大业十年(614)置砚闸,并派兵驻守。唐代改御亭为望亭,沿用至今。
运河公园复原历史遗存
自从隋唐设驿,望亭就占尽了交通便利,成为一座天然的“水陆码头”。在当代望亭乡贤代表许志祥的记忆里,儿时住在运河畔,看着大运河上往来船只,一派繁忙。那时望亭是农副产品、手工业品、草席、刺绣和蚕茧等物资的集散地。据了解,清末明初,望亭老街“上塘街”两侧,遍布了鱼行、米行、席行、茧行、茶馆、书场等近百家店铺。民国初期,镇上的米行有十余家,都是当地富户出资经营。据说当时经验丰富的米行老板随手抓起一把米,略看一看,闻一闻,就能识别何地的米、什么品种与等级,在心里盘估出一个价格。望亭的稻米产量动一动,上海的米市价格就要震一震。
而今天的望亭,重塑了古镇肌理,推进了运河开发,焕然一新的老镇,道路平整宽敞,出行便捷安全。不变的是运河的繁忙,行走在京杭大运河(望亭段)的岸边,但见大运河里船只往来如织。吸引人眼球的则是岸上呈T字形的运河公园,一望而去绿意连绵,以农业体验区、休闲生活区、古建景观区、工业体验区、改造艺术区和府前休闲滨水区6大部分,分别展示望亭的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现代农业文化以及市民休闲文化。望亭镇还在运河公园的核心位置,打造了历史文化街区,恢复了御亭、皇亭碑、驿站、石码头牌楼等历史遗存,并新建望运阁、文化展示馆,充分发掘了望亭人心中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镇的蜕变,日益影响着每一个望亭人。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些年望亭的变化太大了。”是的,这里环境变美,道路畅通。太湖畔稻田连绵,河两岸绿树成行,一派江南水乡的原生态风貌。如今,这里高品质的社区也越来越多,星巴克和肯德基这些对于落地区域有着精确商业考量的品牌也纷纷落户望亭。
全部来自当地百姓的《印象·望亭》共有民间演员62位。演员代表陈娴和吴丽琴告诉记者,他们没有舞台经验,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走出苏州,登上江苏大剧院。“付出只为向世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美好感受。”
如果不是望亭的熟客,第一次走进这个小镇,展现在你面前的望亭,一定会让你以为走进了一座有着深厚人文教养和超前发展眼光的现代城市。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229/825.html
上一篇:“海帆寻踪: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下一篇:新运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