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爱丽丝·沃克《日用家当》对汉绣活态传承的启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优秀文学作品的呐喊如空谷回响,绕梁不绝,荡气回肠。爱丽丝·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日用家当》(“Everyday Use”)自问世以来广为赞誉。小说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讲述了一个

优秀文学作品的呐喊如空谷回响,绕梁不绝,荡气回肠。爱丽丝·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日用家当》(“Everyday Use”)自问世以来广为赞誉。小说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普通黑人家庭有关被子的故事。故事围绕三位主要人物展开:母亲低文化水平但朴素真实;大女儿迪伊高文化水平,参加过黑人权利文化运动但自私盲目;小女儿玛吉自卑丑陋但单纯细致。爱丽丝·沃克以三位主要人物对待被子这一纯手工制品的两种不同态度,探讨了非裔美国黑人应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其有关传承文化的抽象价值观念可指导荆楚地区汉绣文化的传承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

1 《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爱丽丝·沃克用迪伊代表了当时社会上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想通过一味地收藏与展示来传承它们的人,她想牢牢抓住它们,却又回避带着伤痛的过去。

与之相反,玛吉代表了那些不被重视的,也曾被过去伤害的黑人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敢于直面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想通过技艺的传承来寻回它们。

1.1 迪伊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1.1.1 外在的热爱与推崇

迪伊的发式是寻根黑人文化传统,利用身体表示反抗政治的外在体现。

迪伊携男友归来,在母亲眼中,她袭一身曳地长裙,环佩叮当,明艳耀人,黑发如羊毛直立,两条长辫如蜥蜴[1]。这样“时髦”的打扮是母亲所不能理解,也谈不上喜爱的。从文章的背景上来看,民权运动和“革命中之革命”的妇女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黑人妇女倾向于将自然曲卷的头发拉直(conk)。而在民权运动期间,拉直的头发开始遭到部分黑人的强烈反对。美国极左穆斯林黑人组织“伊斯兰国家组织”便始终拒绝直发,认为它代表白人的审美标准,主张黑人蓄天然曲发。于是直发还是曲发成了争论的焦点。1962年到1968年之间,非洲爆炸发式(The Afro)出现在女性民权运动积极分子当中,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另一种民族自豪感的象征和时兴的发式选择。[2]

迪伊的措辞代表了她肤浅的文化认知。

“Wa-su-zo-Tean-o!”这是迪伊见到母亲后的第一句话,这实际上是卢干达的布干达族人互问早安的话,意思是:希望你睡得好!(I hope you have slept well!)。这句话源自东非,而迪伊真正应该继承的文化传统应源于西非。这句话以及而后表示“与你和平相处”的“Asalamalakim”对于文化程度为小学二年级且最远只到达过屋子以外一英里半的母亲来说毫无意义,她甚至误以为“Asalamalakim”是迪伊男友的名字。并且,从“Wa-su-zo-Tean-o!”的停顿来看,迪伊对这句问候语并不熟悉。综上可推断出:对于迪伊发型和言语问候代表着她对于传统文化“叶公好龙”般的喜爱,仅为炫耀地停留在“面子”而未深入“里子”。

面对代表传统文化单个的现实事物,迪伊的态度则是一味地索要——父亲做的长凳、迪伊外婆的黄油碟、奶油搅拌器的盖子和搅棒、曾以不新潮为由而拒绝过的百纳被。她隐约知道它们似乎珍贵,所以她想通过艺术性的方式来将这些物件当作摆设供奉起来;但她不知道这些物品到底珍贵在哪,她不能明白物品背后的文化底蕴。

1.1.2 内在的疑惑与厌恶

房子是传统文化总的象征,它见证了一切过去的时光,承载了这一家所有有关文化遗产的东西。

可是迪伊却是厌弃房子的,她觉得它阴暗,清冷,无窗——窗子称不上窗子,只是在房子的侧墙掏出的几个洞。她曾看着旧屋起火无动于衷,或许也想一把火烧掉这形似旧屋的新屋,她还明示不愿带任何朋友来这,房子代表了她视为奇耻大辱的阴暗的过去和贫穷的生活。

1.2 玛吉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1.2.1 认可与归属的载体

相对于迪伊来说,玛吉本应该更厌弃房子,在房子失火中,她的头发被烧焦,身体被烧伤,心灵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她自己走路总是不自信的低头佝背。但是当玛吉感到害怕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拔腿往屋里跑,房子对于玛吉来说是不可抛弃的过去与根,是意味着安全感的避风港。

1.2.2 精神与技艺的传承

在迪伊索要奶油搅拌器的棒子而无法道出来历时,玛吉可以清楚地说出制作人的名字和外号,她知道百纳被的背后来历,甚至懂得具体制作百纳被的方法。迪伊讥讽“愚蠢”的玛吉会将它们当作普通被子来使用,母亲反驳说:“我也认为她会这样。上帝知道这两床被子我留了多久,一直都没有人用它们。我希望她来用!”迪伊接着奚落几年之后玛吉会把被子弄成破烂,母亲说:“破了她会再重新缝,玛吉学会了缝被子。”“用”、“缝”二字恰恰表现了正确的文化遗产观:“用”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日用而不知”的内在特性和外在使用性,“缝”则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问题,这两点也正是“百衲被”的突出特征。[3]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网址: http://www.zrywhycyj.cn/qikandaodu/2020/1016/663.html



上一篇:陆游留给荣州的文化遗产
下一篇:孤山不孤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投稿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编辑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版面费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发表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